院系要闻
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系要闻  -  正文
多维赋能护理学科创新发展—护理学院科研能力提升研讨班圆满结束

来源: 时间:2025-07-09 点击量:

为深化护理学科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临床护理实践与学术研究的深度融合,7月4日至6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护理学院主办的护理科研能力提升研讨班圆满结束。本次研讨班聚焦护理科研全链条核心技能,邀请护理学院、基础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的专家进行授课,吸引近百名护理科研工作者与临床骨干参与。

护理学院党委书记徐晖在开班仪式上发表致辞。本次授课内容丰富,护理学院院长王芙蓉教授、李节教授、协和医院汪宏波教授、胡德英主任以及基础医学院胡清华教授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撰写、专家评审要点以及申报政策做了详细的分析及阐述。同济医院黄素芳主任从临床微观角度切入,引导学员在临床小问题中发掘科研价值。协和医院刘义兰主任及吴红艳老师、护理学院付文宁老师则就护理论文的撰写投稿、常见的统计错误分析以及META分析的写作方法给出了详尽的建议。护理学院博士后杨莹老师则向分享了其作为青年科研学者的成长历程。













护理学院将以此次研讨班为契机,持续搭建“临床-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学术交流平台,聚焦护理学科前沿领域,通过常态化举办高水平科研培训、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等举措,助力护理工作者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动护理研究向更高质量、更具临床价值的方向发展。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整合优质学术资源,着力打造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特色的护理科研生态,为培养新时代护理学科领军人才、推动护理学科建设迈向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

学员心得

郝彬:这次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从统计学研究方法的分析,到审稿专家的剖析,从中英论文的撰写到国基金的申报,从临床经验的总结到科研理论的实践,视角之新颖,思维之开阔,是科研之路的指明灯,让我觉得临床护理不仅可以做科研,而且可以更好的做好科研。不虚此行。

谭蓉:今天的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科研创新的重要性和挑战。通过各位专家的分享,我不仅学到了文献综述、SCI论文写作的实用技巧,还了解到微型科研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这些知识将指导我未来的科研工作,激励我不断探索和创新。

陈义佩:这次科研培训班让我受益良多,非常感谢各位专家能给我们带来非常干货的内容。两天的学习不仅扩展了我的视野,更为我的硕士研究统计分析部分和后续大论文的写作打开了思路。今后我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研究中,提升科研素养,为护理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刘亚芳: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是知识的输入,更是科研思维的淬火重生。许多杰出的学者将他们的丰富经验与指导意见倾囊相授,让我收获了许多严谨的科学思维与方法,也为我搭建了标书写作的科研思维框架。这次培训安排让我深刻体会到护理科研既需要临床工作者的细腻观察,也需要战略家的全局视野。未来,我将把所学应用于护理科研的实践,实现知识的转化,更好的走在护理科研的道路上。

张书林:通过参加此次学院主办的护理科研能力提升研讨班,我系统学习了文献综述在科研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了以微型科研理念解析临床问题的方法,了解了SCI论文写作的关键技巧及创新策略。专家们深入讲解了科研统计误区、论文投稿评审要点以及基金标书的撰写与管理,使我对护理科研项目的申请与实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尤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全周期管理和申请结构有了全面理解,提升了我的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此次研讨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我今后的科研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王家雨陶佳鑫图/王家雨、蒲莉)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航空路13号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护理学院
邮编:430030| 电话:027-83692635
书记、院长信箱:nursing@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