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育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护理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匹配计划助力学生成长

来源: 时间:2025-04-14 点击量:

去年以来,在学院党委书记徐晖,院长王芙蓉的精心筹划和积极推动下,护理学院于人才培养领域迈出关键步伐,正式推出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大二、大三学生导师匹配计划。自上学期伊始,该计划全面覆盖护理学院大二、大三全体学生,旨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与科研创新能力,为其未来职业生涯筑牢根基。

该计划精心选拔科研背景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优秀临床教师和学院专任教师共同担任导师,这些导师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及患者资源,专任教师帮忙设计研究课题,本科生作为科研的参与者全程参与项目的设计,执行到写作的过程。形成一临床教师,一学院教师,一个本科生的三人小组研究团队,利用专任教师的临床资源,使研究具有可持续性。这些临床导师也将作为潜在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重点培养,形成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协作模式。护理学院将通过此项计划搭建人才培养体系阶梯路径,为本科生的培养注入新的活力,加强学术思维的早期挖掘,也为学院未来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扩充提供有力支撑,推动高质量教师团队建设稳步向前。



为实现导师与学生的精准匹配,学院构建了一套科学严谨的匹配流程。学生首先进行自我评估,明确自身学习目标与职业规划方向,学院则依据学生学业表现开展综合评估,结合学生兴趣与导师专业特长进行双向选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与契合的导师携手同行。导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多元角色,不仅是学术道路的引路人,更是职业规划的智囊与个人发展的良师益友。他们将引领学生深度参与科研项目,开展系统的科研训练,助力学生在学术之路上砥砺前行。



学院还将定期收集学生反馈,对导师指导成效展开全面评估,并通过举办座谈会等交流活动,增进师生间的了解与信任,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优质平台。



计划执行以来,在护理学院本科生中掀起了空前的科研热潮,2023级王雨晴同学作为首批参与导师匹配计划的学生,深刻体会到这一培养模式带来的成长。她说:“在双导师指导下,我们全程参与临床科研项目,系统掌握从选题设计到论文撰写的科研全流程。临床导师带我们深入病房接触病例,学院导师则指导我们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这种“双师协同”模式有效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技能和科研思维。如今,年级内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同学们主动讨论研究思路,这种变化让我们对护理专业的热爱与未来职业发展信心倍增。”



王芙蓉院长表示:“此次导师匹配计划的实施,是学院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临床与教学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临床专任教师与学院专任教师的紧密合作,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同时也为教师间的教学科研合作开辟新路径,推动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迈向新高度。我们坚信,此举将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遇,培育出一批批专业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护理人才,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直以来,护理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院发展的重中之重。此次大二、大三学生导师匹配计划,是学院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一环。展望未来,在学院师生的齐心协力下,护理学院必将在人才培养的征程上结出累累硕果,为我国护理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磅礴力量。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航空路13号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护理学院
邮编:430030| 电话:027-83692635
书记、院长信箱:nursing@hust.edu.cn